汉字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,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,为激发小朋友们对汉字历史和内涵的探索兴趣,7月15日,教育科学学院小螺号实践队在桂花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以“甲骨文识字”为主题的识字课。
课程伊始,主讲人冉诗晴以一段趣味视频引入。视频巧妙利用甲骨文象形文字的特点,将生活中的简单物体逐步抽象为甲骨文字,动态的图画与文字变换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,引发了他们对文字形态的初步思考。
视频结束后,冉诗晴邀请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发现,她结合视频内容讲解甲骨文形态,并同步展示对应的现行汉字。当有小朋友提出“古字和现在的字为什么不一样”的疑问时,冉诗晴以“甲骨文如传统服饰,现行汉字似现代服装”作喻,生动阐释了汉字在书写材料、社会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的演变逻辑,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历史过程。
最后,冉诗晴让小朋友们用粘土在纸板上创作甲骨文,实践队队员在旁进行指导协助。孩子们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,活动还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,进一步激发小朋友们对文字学习的兴趣。
此次课程,不仅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了甲骨文的魅力,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传统文化的种子,更是实践队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教学的生动尝试、是青年学子参与文化传承的具体行动。(通讯员:习程铭、徐志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