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激发少年儿童科学探索热情,培育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意识,7月16日,教育科学学院阳光之下实践队依托警娃驿站,接连开展“会变魔术的水”科学启蒙课与“告别外号烦恼”人际交往辅导课,为孩子们呈现两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成长盛宴。
水的“魔术秀”:解锁科学世界的奇妙密码
科学课以趣味谜语导入,迅速聚焦孩子们的注意力。志愿者夏佳怡通过直观图片展示与互动问答,引导孩子们掌握水的基本特性——无色无味、透明且具有流动性,以及固态(冰)、液态(水)、气态(水蒸气)三种形态的转化规律。
在“表面张力”环节,“硬币上的水滴”实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水的特殊性质;“毛细现象”演示中,玻璃管插入水中后液面自然上升的现象,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。从谜语互动到实验观察,从现象分析到原理讲解,孩子们在动手与思考中解锁水的科学奥秘,埋下探索自然的种子。
名字的“温度”:学会尊重与理解的成长课
人际交往课以“名字里的故事”为切入点,志愿者汤欣婷引导孩子们分享姓名寓意,让大家在感受父母殷切期盼的过程中,体会“被尊重”的温暖。
“小纸人冒险”活动中,孩子们通过揉皱与抚平画有笑脸的小纸人,直观感知恶意外号与善意称呼带来的不同影响,深刻理解恶意外号造成的伤害。课堂最后,孩子们分组讨论“如何面对外号烦恼”,共同总结出“乐观接受善意、勇敢拒绝恶意”的应对方法,对尊重与理解形成真切领悟。
两场课程虽主题不同,却均以“趣味互动”为桥,将知识传递与品格培养融入生动体验。志愿者夏佳怡表示,未来将继续探索更贴近儿童成长需求的课程形式,让科学的好奇与人文的温情,共同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明媚阳光。(通讯员:冯平丽)